在青山村寻访未来乡村的模样,除了融设计图书馆,还要去这间石头屋看看
摘要:诺贝尔创新设计工作坊
我对余杭黄湖镇青山村的深度认知来自融设计图书馆。
那是2020年底,为了一把叫“鞍“的椅子,专程前去青山村采访融设计图书馆的张雷和他的团队。融设计图书馆和青山村的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,品物流形的创始人张雷、Christoph、Jovana,应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邀请,将融设计图书馆和自己的家当搬到了青山村,一同前往安营扎寨的还有30多人组成的国际设计团队。
老房子与年轻人,手工艺与新创意,既乡村又很国际……30多人的国际设计团队在青山村构建了一个“解构、重塑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材料并将其运用于当代设计”的实验场,这些事给予我难言的感动。也是这一年,全球的设计机构、设计高校、全球知名设计师、策展人、媒体纷纷到访青山村寻找材料、工艺与设计创作的灵感。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诺贝尔瓷砖。
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
诺贝尔一直想打造一个新的材料应用实验室、设计合作课题研究院以及展览空间,于是就有了「石头屋」,全称是“青山村石头屋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。时间指向 2021年5月22日,「石头屋」开幕,小满的第二天。
茸和文化创始人-车蓉蓉
机缘巧合,今年开春认识了茸和文化创始人车蓉蓉,这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女子,有着洪亮的嗓门,爽脆的性格,以及非同一般的好酒量。她告诉我她正在青山村启动「石头屋」的计划。
「石头屋」前身是300平米的储备粮仓库,第一次见到它,「石头屋」就像所有无人看护的老房子一样,满目尘埃,空空荡荡,只有旧时光行走过的痕迹。
石头屋的前身是300平米的储备粮仓库
在酝酿并实施这个非凡计划的时候,出现了两个关键人物:一个是黄湖镇书记陈国强,正努力打造未来乡村计划;另一个是诺贝尔集团总裁周国跃,从另一个维度助力中国设计的发展。5月22日是「石头屋」开幕的大日子,从杭州市出发驱车约50分钟,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,阡陌纵横,满目皆绿。
一个月不见,「石头屋」焕然一新,四周竹林环绕,阳光透过天窗照射在白色墙面上,显得格外素静,与其对应的是黑色木质窗框。自然材料的运用和简单的处理方法让「石头屋」外观质朴而温暖。
如今的石头屋,质朴而温暖
上海赶来的服装设计师邱昊一早就去附近的山上,就地取材,那些山花野草经他的想像和修剪,空间立马生机勃勃。我想也许这就是“在地性创作”的最佳范本!
设计师邱昊“就地取材”
当天参与工作的有好几个村民,他们跑前跑后帮忙布置摆盘,脸上流露出办酒席般的喜悦笑容。 车蓉蓉有了一个新身份:「石头屋」主理人,走路带风的她抑制不住兴奋,“希望「石头屋」吸引和整合设计力量,挖掘更多创造力价值,并和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形成同频共振。“
当天,离「石头屋」一公里开外的融设计图书馆,也在发布关于“融·编织”开题分享会。
诺贝尔集团副总裁钟树铭先生在“融·编织”开题分享会上讲话,诺贝尔和融合作的第四年的开题以编织为题,进行下一年的研究
来自不同行业的设计师汇聚于青山村。在现场我见到了意气风发的陈国强书记,他真诚地说,“乡村不仅仅是城市人的后花园,还是世界课题研究的场所,文化输出的制高点。让年轻人重新回到乡村,与土地发生新的联系,产生归属感。
从2018年“中国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”到2021年“青山村石头屋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,诺贝尔集团总裁周国跃一路见证中国原创设计走过的历程。在周国跃的计划里,未来,「石头屋」将定向邀请全球的建筑设计、室内设计、产品设计为主的设计师团队,进入青山村石头屋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,完成设计独立创作项目和展览。从研究到整理、从创意到创作,从制作到制造,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将基于中国传手工艺研究的方式,引发中国制造业的新一轮讨论!
「石头屋」的落成因而显得意味深长,一如法国哲学家Gaston Bachelard 的描述:“我居住在树叶的安静中,夏天长大了。”
承载着大家希望的「石头屋」,由此进入一个可以与未来交互的场域,而故事到此有了一个新的开始……
石头屋
由此进入一个可以与未来交互的场域,而故事到此有了一个新的开始
Q:青山村之前是什么样的?
C:2015年前,青山村与普通乡村差不多,老人小孩留守,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做生意,就是一个“空心村”。山村的变化发生在2015年后,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张海江受协会指派来龙坞水库保护水资源,当时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、水基金信托“善水基金”一起,花了两年时间,水资源得到改善……
这个过程中,张海江还邀请了一些公益组织过来,张雷也是他邀请来的,之后来了更多年轻人。他们入驻了青山村,为山村带来了蓬勃生机。
Q:如何振兴乡村传统文化,并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?
C:振兴乡村文化,最重要的是发现、维系和恢复乡村原有的生活方式、情感方式、文化心理、价值观与世界观,并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、相融合,生长出新的价值。因此,让乡情乡愁拥抱未来,这是我们焕新乡村文化生机的路径。
Q:如何理解“传统之上的未来”?
C:打造“传统之上的未来”是我们在打造“未来乡村实验区”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。一方面,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保留乡村的传统文脉,不搞大拆大建和统一立面,不断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,大力推广传统工艺在新建筑上的应用,探索传统和未来的反差之美,通过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和原始面貌,让乡村所蕴涵的文化价值逐步彰显;另一个方面,通过传统手工艺解构和现代美学设计的有机结合,让乡村传统文化拥抱未来获得新生。
设计总监孙云
Q:最初对青山村的印象?
S:初到青山村的时候,心里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干净和清秀的村庄?慢慢地去的多了就晓得因为人心里干净……
Q:你觉得“青山村石头屋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的未来会怎么样?
S:我知道,这个石头房子将来是接待设计师静思和研发的地方,融图书馆所拥有海量的传统工艺资源,相信会给设计师带来涌流不绝的灵感。未来可期!
Q: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农村?
S:城市需要一个可以融合的乡村,她是接纳和包容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性的,是温柔的,是城市的安慰......
Q:当初青山村哪一特质吸引了你?
Z:我对青山村的印象源自于融设计图书馆。说起这个故事也是颇有渊源,我们通过创基金认识了我们的“邻居”融,于是专程来拜访。初次抵达东坞礼堂,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原始的夯土墙和木架结构,让我眼前一亮,没想到在黄湖镇还有这样的地方。踏入这个颇有年代感的建筑,里面别有洞天,馆内除了大量的设计类图书,各区域还展示了许多年轻设计师的工艺作品。
回去以后我对这段充满山野质感的“寻根”旅程久久不能忘怀。融设计图书馆为设计师们提供灵感素材,在青山环绕的大自然中传播现代设计理念,不断延续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与创新,赋予工艺更长的生命、温度与意义。也让我思考,我们能不能为中国设计多做些什么?
Q: 在你看来,“青山村石头屋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落成的意义何在?对这个项目你有什么想法?
Z: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的诞生,深度契合了不断推动“乡村全面振兴,乡村生态建设”的中国未来乡村发展战略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巨轮之下的一枚螺丝。
未来,我们希望继续进行“中国传统色彩肌理研究”,与年轻而有活力的青山村、努力而充满梦想的年轻人、国内外设计师,一同携手奋进,努力助推中国原创设计美学的形成,让中国的消费者们能够享有更加舒适、更加温暖、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美学的家居空间!
期待未来诺贝尔能够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素材和灵感,用更好的材料服务更好的设计,促进中国装饰材料与装饰装修产业融合!
Q:从“中国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”到“青山村石头屋—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,是什么让诺贝尔瓷砖一直坚持现在做的事情?
Z:中国原创设计的崛起离不开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与时尚的观念,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设计美学的产品将是潮流所在。设计和材料是作品的两只手,我们希望能成为空间中颜色和触感的塑造者与传播者,致力于表达属于中国美感的平面与空间。诺贝尔与融的合作,不仅仅为中国岩板行业带来了新鲜的设计灵感,更是对中国传统材料的一种保护和传承。
Q:作为中国瓷砖行业领导品牌,诺贝尔近几年做的事对中国原创设计产生了怎样的推动作用?
Z:作为中国瓷砖的领导品牌,诺贝尔一直在关注中国设计发展。2018年,基于对中国设计、中国传统手工艺研究的认同,创基金、融设计图书馆与诺贝尔瓷砖,一同启动了为期五年的“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”计划,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与肌理,进行长期有序的基础研究,为不同领域、层级的设计师提供创造营养,并逐渐形成中国的设计美学。
诺贝尔在寻找灵感中发现,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对于肌理和色彩的独到之处。通过对真实材料的重新演绎,探索出在不同工艺中色彩和肌理变化的研究成果,创造了一个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瓷砖结合的世界,更展现出瓷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传统手工艺具有更多传承的可塑性和无限性。
传统手工艺是历史,懂得文化价值的年轻人是乡村的未来。我们试图发掘已普及的工业技术与材料中所暗藏的可能性,探索身体感知与环境之间新的潜力,从而在当代生活中延展更广义的自然。
Q:你对乡村振新的理解是什么?
Z:乡村振兴使我们能够借助一种指向自然的营造方式,继承原有乡村格局并发展出多样化的内向性群落。改造的村居将保留乡村生活的日常,并有限度地打开应对当代多变需求的可能性。这是一种依靠时间积累并逐步调整的智慧。
青山村曾经看上去好像被世界遗忘了,但我们能看到,她正在燃起的能量。青山村将以中国最有学术、创新、社会价值属性的新农村形象长久的保持“青山、绿水、文化、创新”。
Q:可否透露一下诺贝尔下一个计划是什么?以及未来还会在哪些泛设计领域继续实践?
Z:我们希望以设计为起点,用更好的材料服务更好的设计,努力助推中国原创设计美学形成,让中国的消费者们能够享有更加舒适、更加温暖、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美学的家居空间!期待未来诺贝尔能够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素材和灵感,推动岩板行业的进一步创新,促进中国装饰材料与装饰装修产业融合!
诺贝尔愿与年轻而有活力的青山村、努力而充满梦想的年轻人,一同携手奋进,让中国有良知、有理念、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介入青山村,用设计改变生活,用艺术复活乡村!
Q:最初对青山村的印象?
R:第一印象就是隐世,四周山峦起伏,竹木葱郁,就是陶渊明笔下的“世外桃源”。这座隐藏在大山里村庄,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魅力。这里也有秀美的风景,“传承和融合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。
Q:“青山村石头屋——诺贝尔创新设计工坊”的设计理念如何与青山村的自然环境相呼应?
R:拿到房子我就请孙云老师来到了现场,他快速帮我排了个平面,石头屋外立面很独特很好看,以修缮保护为主。于是我把门窗换了,原本的木门窗因为白蚁等问题在使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,我们用了金属材料,想让石头屋(昔日的旧空间)多一些“未来”感。
室内我们保持“传统”,仅对内部木承重结构做了加固和修缮处理,墙面就做了防潮处理,刷白,为防治地面返潮,我们也重修了地面,现在整个房子显得明亮、宽敞多了。
Q:分享一下创立「石头屋」期间令你印象深刻的事?
R:淳朴的民风,石头屋完工后有位老人进来参观,老人脱掉了鞋子,我让老人把鞋子穿上,老人说自己的鞋底很脏,不能弄脏我们的地面。还有,晚上我经常会看到萤火虫。
标签:
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